数学学习中一个非常核心的理念-四个字(慢、即、是、快)

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数学学习中一个非常核心的理念,用四个字概括,那就是“慢即是快”。听起来好像有点矛盾,慢怎么能是快呢? 别急,听我慢慢道来。

01

理解是基石——何为“慢”?

所谓的“慢”,指的就是我们在学习新的知识点时,一定要先把它搞明白,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,理解它的本质。

就像盖房子,地基不打牢,楼房盖得再高也是空中楼阁,不堪一击。

我经常看到一些同学,为了赶进度,囫囵吞枣地学习,前面的知识还没弄明白,就急着往后学。

结果呢,后面的内容越学越吃力,遇到难题就一头雾水。这就像滚雪球,越滚越大,但里面却是空心的。

所以,我们学习一定要循序渐进,一步一个脚印。

比如,你是二年级的学生,那就先把二年级的知识学扎实,再去学习三年级的。 三年级的知识掌握了,再去学习四年级的。

不要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,那样只会消化不良。

理解是基石,没有扎实的基础,就无法构建更高的数学大厦。

02

查漏补缺——复习是“慢”的保障

那么,我们到底应该先复习,还是先预习呢?

我的答案是:任何时候,都应该先复习。

复习的目的只有一个,那就是为了“慢”,更准确地说,是为了“查漏补缺”。

不管你是小学、初中还是高中,都要先把之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,把你没有学会的,或者感觉模糊不清的地方找出来。

这就像给身体做体检,找出潜在的健康问题,及时治疗,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。

但是,复习不是简单地把课本再看一遍。

那样效率太低了,而且容易陷入“我好像都会”的错觉。

真正的复习,核心在于“改错”。

把你之前做错的题目,包括测验、练习中的错题,专门拿出来进行系统性梳理。

认真思考,这些题目是因为什么地方错了?

是因为知识点没掌握?

是因为解题思路有问题?

还是因为计算失误?

找到错误的原因,才能对症下药,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。

03

深化理解与提高计算能力

查漏补缺之后,我们还要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“深化理解”。

有些知识,你可能觉得已经过关了,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透彻。

这就像水面上漂浮的冰山,你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,冰山的主体还在水下。

举个例子,小学里我们学过很多速算技巧,但在考试中,这些技巧可能用到的比较少。

或者你自己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些技巧背后的原理。

那么,你就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,对这些速算技巧进行拓展性练习,真正理解它们的本质。

在进行预习之前,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,那就是“提高计算能力”。

很多同学,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同学,虽然会加减乘除,但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却不高。

这就像汽车,虽然会开,但速度慢,还经常出事故。

计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础,一定要重视。

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,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率。

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来说,更要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。

04

预习——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

在以上三点都完成的基础上,才可以进行预习。

预习的目的只有一个,那就是让你提前了解一下即将学习的内容,做到心中有数。

但是,我并不建议大家过于看重预习的重要性。

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同学来说,即使不预习,也能跟上老师的进度。

因为小学阶段的内容相对简单,老师也会讲得很细致。

而且,很多同学的预习方式是有问题的。

他们只是简单地浏览一下课本,并没有深入思考。

这样的预习,效果并不好。

所以,如果你有精力,可以进行预习。

如果没有精力,把前面的三块做好,就已经足够了。

预习就像锦上添花,有了更好,没有也无妨。但前提是,你要把“锦”织好。

05

计算能力的提高

最后,我们来重点说说如何提高计算能力。 我把它分为三个方面:

算理要清楚:什么是加法、减法、乘法、除法的本质?只有理解了这些本质,才能进行巧算和速算。比如,加法的本质就是把两个数合并起来,减法的本质就是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。

培养数感:看到一个数,你能想到什么?看到 5,你能想到 2 和 3,或者 10 除以 2。看到 25,你能想到 5 的平方,或者 100 除以 4。培养数感,可以帮助你快速地进行计算。

掌握运算顺序:在进行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,一定要掌握正确的运算顺序。 先算括号里的,再算乘除,最后算加减。掌握了正确的运算顺序,才能避免计算错误。

写在最后:

“慢即是快”是数学学习的核心理念。

只有理解了知识的本质,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,才能在数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。

不要急于求成,稳扎稳打,一步一个脚印,相信你一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!

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,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。

欢迎移步文末留言,留言区很精彩哦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